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学生工作处 > 职教动态
百余校长谈职教发展:高职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
编辑日期:2013-6-7  作者:余明芳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百余校长谈职教发展:高职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

高职校长作为高职院校的领军人物,对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最熟悉,对其面临的问题最了解;高职校长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对于如何给高职或自己的学校定位,他们认识更深刻,更有发言权。因此,就高等职业教育整体的现状及问题、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及面临的问题、高职校长的政策诉求及其对《职教法》修订的建议等相关问题,《中国教育报》调查了120余名高职校长,以期从高职校长的视角透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改革方向。

参与调查的120余名高职院校领导干部来自29个省、市、自治区的省会和数十个地级市,其中来自东部地区略多,占38.7%,西部地区略少,占25.3%,中部地区占36%;绝大多数是党政一把手,有44%是党委书记,42.7%是院长或校长,13.3%是副院长,以下统称为高职校长。

120余名高职校长几乎都来自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且学校各具特色。其中国家示范校(第一期三批)校长占26.7%,国家骨干校(第二期三批)校长占25.3%,省级示范校校长占14.7%,其他院校校长占33.3%。他们所在院校,属于教育部门管理的占47.7%,归行业企业部门管理的占35.4%,附属于普通院校的占6.2%,属于其他类包括民办院校的占10.8%。校长们所在的院校专业数量从3个到74个不等,其中专业数为30至50个的居多,占65%;各校主体专业为第一产业的占26.4%、第二产业的占43.1%、第三产业的占30.6%。院校的规模为2万人以上的占1.3%,1万至2万人的占38.7%,5000至1万人的占49.3%、5000人以下的占10.7%。

未来办学着力点——提高内涵质量、形成特色品牌

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师资状况、未来发展方向及办学的困难,作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高职校长深有体会,从他们那里我们听到了一线的声音。

高职院校已初步完成规模发展。参与调查的高职校长所在院校,2011年招生情况:较好的占85.3%,一般的占13.3%,不好的占1.3%;就业状况很好的占60%,较好的占37.8%,不好的占1.4%,说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暂时没有面临严重的生源危机,就业情况也较为乐观。在您认为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如何这个问题的回答中,40%的校长回答偏大,52%的校长回答适中,8%的校长选择说不准,没有一位校长选择偏小

调查结果表明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阶段的生存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继续发展要面临的是提升内涵与质量,形成品牌与特色的问题。

高职正在走向内涵和品牌发展阶段。在您认为贵院办学和发展的着力点或主题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中,65.8%的校长选择了提高内涵质量、特色品牌发展。在涉及自己学校的办学突破或优势问题上,大部分校长选择了关乎质量和内涵的关键要素,如办学模式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其中32%校长选择了办学模式,46%的校长选择了专业建设,32%的校长选择了校企合作。这表明在高职校长眼中,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走出了规模发展的阶段,逐渐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由于调查时间为2011年,不排除2012年可能会出现高职招生和规模问题。)

期待升格,发挥引领作用。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阶段升级的转型期,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在全社会重视学历和文凭的大背景下,升格问题也是校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调查显示,54.7%的校长有升本的打算,16%的校长选择尚有争议,没有升本打算的校长仅占29.3%,不足三分之一。

在访谈中,校长们直言:不能升本则各种外在压力难以解除,使高职院校失去不少发展空间;经济转型发展需要大量高科技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需要大力发展本科制高等职业教育,甚至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高职不仅姓,更姓’”;即使不允许高职院校升本,也应打通中职和高职之间的通道,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让职业院校的学生有上升的通道

调查发现,高职校长们呼吁高职升格,其升格并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期望建立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各个层级的职业教育。

高职校长对自身院校的升格有期待,对高、中职衔接和协调发展很关注,也非常希望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中发挥观念、课程、学历衔接、师资培训等多个方面的引领作用。

调查显示,尽管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发展重心已经从规模扩张转入质量提升和引领作用时期,但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尚不容乐观,调查表明,77.3%的校长认为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一般,18.7%的校长认为较低,而且,还存在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制约发展的瓶颈——经费投入不足、政策不完善

调查发现,经费与政策问题是制约高职发展的两大突出问题。在您认为我国高职院校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中,74.7%的校长选择了经费问题,66.7%的校长选择了政策问题

经费投入不足、政策不完善。调查中,大部分高职院校(72%)的经费主要来源是预算内财政拨款和学费,5.3%主要来源于学费和学校自筹,1.3%主要来自于学费和企业,还有14.7%的院校的主要经费来源单纯是预算内拨款,6.7%的院校单纯是学费。显然,高职院校的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各高职院校应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加强学校自筹经费的能力,加强校企合作。

当然政府也应相应地增加财政投入、完善经费投入政策。调查显示,仅有6.7%的校长认为我国高职发展的经费投入政策,有37.3%的校长认为一般,41.3%的校长认为较差,14.7%的校长认为很差。这说明大部分校长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政策并不满意。政府应逐步完善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政策,确保国家资金用到刀刃上。

各项制度满意度差、有待完善。在对职业教育各项制度与政策的调查中,除了贫困生资助政策之外(11%的校长认为非常好、63%的校长认为好),法制化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招生政策、就业制度、评估评价制度、资格证书制度、学校办学自主权、师资的培养与选用等政策和制度的满意度都不高,具体调查结果见下表(高职校长对职业教育制度和政策满意度调查表)。

在众多让人评价不高的制度与政策中,高职校长们对法制化建设、经费投入政策、评估评价制度、学校办学自主权政策等的评价尤其差,这几项评价非常好的比率均低于15%。建议国家在逐步完善各项政策与制度的过程中,优先考虑这些问题。

从法制化建设方面来说,高职发展应加强法制化建设,尽快出台或制定促进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政策或制度,如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校企合作促进政策的出台,以及其他各项法律、规章制度的实施,让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法可依。

从评估评价制度上来说,我国目前对高职院校的评价机制与普通高等院校的评价机制基本一样,这种基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评价机制并不适应职业特色、技术特色、应用特色非常鲜明的高职院校,国家应尽快研究适合高职院校的评价机制,给予高职教育合理的社会地位与待遇。

从办学自主权来说,91.9%的校长认为应该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5.4%的校长认为应该维持现状,2.7%的校长认为应该收缩。由此可见,大部分校长希望能够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在访谈中,有的校长谈到学校的具体教学都有人管,上级部门对学校权力约束太紧,体制弊端较明显,学校不能事无巨细跟着上级机关的指针转,需要更多的自主权。有的校长提出了教育去行政化问题,要求上级不要事无巨细管理下级,对学校办学指手画脚。

政府大有可为——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职教体系

客观而言,高等职业教育目前仍然存在吸引力不足的问题,这与其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密切相关,除了上述所说的经费与政策问题之外,还有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强、校企合作企业积极性不高、现代职教体系尚未建立等问题,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的力量,发展高职,政府大有可为。

高职校长们对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所依赖条件的选择中,除了经济社会的需求拉动之外,被选率较高的就是国家政策的保护,占20%。在您认为我国实施校企合作的障碍主要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调查中,29.7%的校长选择了政府政策的缺位,虽然仍有32.4%的校长选择了企业的积极性不高,37.8%的校长选择了缺乏合作的机制体制,但无论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还是建立合作的机制体制,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您认为《职教法》修改中最应该强调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更是有79.7%的校长选择了政府的责任。在您认为《职教法》修订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中,被选率最高的依然是职业教育的政府责任问题,占62.7%。

54.7%的校长认为修订《职教法》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是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更是与政府作为密不可分。

因此,多个问题的共同结果都证明,高职校长呼吁政府的支持。调查表明,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高职校长希望得到政府保障与支持的排在前三位的是: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

加强制度建设。调查表明,加强制度建设首先应考虑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与就业准入制度。

调查显示,66.7%的校长认为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的实践能力不高,14.7%的校长认为是教师的职业资格标准问题。不管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还是建立适应高职院校的师资标准,都不是仅靠学校、教师自身的努力能够完成的,更需要政府的帮助、企业的支持。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政府建立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例如建设适合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师资格标准和准入制度,加强对企业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与教师自身的企业实践制度等,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具体都有哪些制度建设?高职校长们有自己的想法。46.7%的校长期望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30.7%的校长期望建立师资培训经费划拨制度,53.3%的校长期望建立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独立评审制度,69.3%的校长期望建立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职校任教制度,68%的校长期望建立职教教师资格标准和准入制度。

18.7%的校长认为修订《职教法》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加强就业准入制度。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就业率虽然并不低,但是就业质量饱受诟病,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条件差、待遇低、岗位低。而一些条件好的岗位却被非专业人士占据。我国的就业准入制度不完善,有的行业有就业准入制度,但落实不够到位,有的行业根本没有就业准入制度,不利于拥有一定技术水平的高职毕业生就业,不利于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更不利于行业企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政府应加强就业准入制度,按照统一制度、全面推行、分类指导的原则,结合我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对大批适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培训与技能鉴定系统,为劳动力市场主体双方提供职业资格认定服务,引导企业尽快完成企业内工人技术考核向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过渡。

健全职业教育体系。50.7%的校长认为修订《职教法》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健全职业教育体系,而对于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点,32.4%的校长选择了建立与普通教育学历平等的证书制度,23%的校长选择了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23%的校长选择了高、中、初职教自成体系,13.5%的校长选择了大力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6.8%的校长选择了大力发展职业培训。

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32%的校长认为修订《职教法》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是改革和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方针。现行的《职教法》明确规定: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应当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组织、协调、指导本行业的企业、事业组织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有计划地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

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政府应尽力发挥行业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放一部分权力给行业企业,明确行业企业举办和实施职业教育的责任和权力,调动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例如,在放权给行业方面,应鼓励行业办学,充分给予行业在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监督方面的权力,给予行业制定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资格标准及监管等权力。在鼓励企业方面,应制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有效补偿机制、税收优惠机制、职工培训免费政策等。

总之,通过对百名高职校长的调查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走出生死线,从规模发展阶段迈入了内涵式发展阶段,但其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如经费不足、制度不健全、政策支持不到位等,面临众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高职校长向政府伸出求援之手,希望政府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以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促进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